返回

大唐狄梁公之血影疑案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一章:举步维艰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自己的罪行。”

    武则天脸色阴沉:“狄仁杰,你可有证据证明你的推断?”

    狄仁杰低头道:“陛下,臣目前虽无确凿证据,但此案诸多蹊跷之处,不得不让人深思。还望陛下明察。”

    来俊臣趁机说道:“陛下,狄仁杰分明是有意诋毁微臣,扰乱朝纲。”

    武则天已经下定旨意,不再让狄仁杰插手此案。狄仁杰深知此事关系重大,若不能继续查案,真凶必将逍遥法外,正义难以伸张。

    回到府衙,狄仁杰忧心忡忡地在书房踱步,苦思对策。他明白,直接违抗武则天的旨意是万万不可的,但就此放弃又绝非他的作风。

    沉思片刻,狄仁杰决定暗中行动。他召集了最为信任的心腹卫瑛和几名得力手下。

    “诸位,如今陛下虽下令不让我插手,但此案关乎百姓福祉,真相必须大白。我们需在暗中继续调查。”狄仁杰目光坚定地说道。

    卫瑛点头应道:“大人,我等愿追随大人,定当全力以赴。”

    狄仁杰开始部署:“卫瑛,你带几人乔装打扮,密切监视来俊臣及其党羽的动向,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,看是否能发现新的线索。”

    “是,大人!”卫瑛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狄仁杰又对另一人说道:“你去联络那些曾与陈泰、陈二爷有过交集的商户和百姓,从侧面收集证据。记住,要小心行事,不可打草惊蛇。”

    安排妥当后,狄仁杰自己则深入研究之前所掌握的线索和证据,试图从中找出被忽略的关键。

    然而,他们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。来俊臣似乎察觉到了狄仁杰的意图,加强了防备,使得狄仁杰一方的调查进展缓慢。

    狄仁杰并未气馁,他决定转换思路。他利用自己在官场的人脉,暗中与一些正直的官员接触,向他们透露此案的疑点,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。

    在一次秘密会面中,狄仁杰与一位老友相见。

    “李大人,此案疑点重重,若不能彻查,恐将酿成大祸。”狄仁杰诚恳地说道。

    李大人面露难色:“狄兄,陛下已有旨意,我等也颇为为难啊。”

    狄仁杰晓之以理:“李大人,为官者当以公正为要,若因陛下一时之令而让冤案得逞,你我良心何安?”

    李大人沉思良久,终于点头:“狄兄所言极是,我愿暗中相助。”

    通过这样的方式,狄仁杰逐渐获得了一些暗中的支持。

    来俊臣得知狄仁杰在暗中继续调查陈泰与陈二爷的案子,心中暗恨。他决定在武则天面前参狄仁杰一本,以绝后患。

    一日早朝,来俊臣出列,躬身奏道:“陛下,狄仁杰阳奉阴违,您已下令不让他插手此案,他却暗中违抗旨意,依旧调查不休,实乃对陛下权威的蔑视。”

    武则天听闻,脸色一沉:“竟有此事?”

    来俊臣添油加醋地说道:“陛下,狄仁杰此举分明是不将您的旨意放在眼里,妄图自行其是。若不严加惩处,恐怕朝纲混乱,众人皆会效仿。”

    朝堂之上,众臣噤若寒蝉,无人敢为狄仁杰说话。

    武则天怒喝道:“狄仁杰何在?”

    狄仁杰出列,跪地说道:“陛下,臣一心只为查明真相,绝无违抗旨意之心。”

    来俊臣冷笑道:“还敢狡辩,证据确凿,你休要再巧言令色。”

    武则天沉思片刻,说道:“狄仁杰,朕念你往日之功,此次不予重罚。但即日起,限制你出府,不得再插手此案。”

    狄仁杰心中一凉,但仍说道:“陛下,此案关系重大,若不彻查,恐生祸端。”

    武则天不耐烦地说道:“朕意已决,不必多言。”

    退朝之后,狄仁杰满心愤懑地回到府中。他深知来俊臣的险恶用心,也明白武则天的顾虑。但他更清楚,若就此放弃,正义将无法伸张。

    在府中,狄仁杰坐立不安,思考着应对之策。他的亲信们也都焦急万分。

    “大人,如今该如何是好?”一名亲信问道。

    狄仁杰深吸一口气:“来俊臣此举,无非是想断了我们查案的路。但只要真相未明,我们就不能放弃。”

    他决定先让亲信们在府外继续收集情报,自己则在府中分析已有的线索,寻找突破的关键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狄仁杰也在等待一个机会,一个能够再次说服武则天改变主意的机会。


第三十一章:举步维艰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